1.vivo NEX 3:都是累赘!细数被手机抛弃的那些按键和接口

2.国产手机哪个牌子好d

3.有哪些以前很火,但是现在销声匿迹的数码产品?

4.手机用上无线充电,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魅族手机未来发展趋势_魅族智能手机时代的终结

手机操作系统

安卓

Android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Android的系统架构和其操作系统一样,用了分层的架构。从架构图看,Android分为四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

Android在正式发行之前,最开始拥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并且以著名的机器人名称来对其进行命名。它们分别是:阿童木(AndroidBeta),发条机器人(Android 1.0)。

主要支持:三星、小米、华为、魅族、中兴、摩托罗拉、HTC、LG、索尼。

iOS

iOS是由苹果为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开发的闭源操作系统。就像其基于的Mac OS X操作系统一样,它也是以Darwin为基础的。原本这个系统名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7日WDC大会上宣布改名为iOS。iOS的系统结构分为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Cocoa 触摸框架层(the Cocoa Touch layer)。已经发展到iOS 8.1.3。

主要支持:苹果。

Symbian

Symbian操作系统是Symbian为手机而设计的操作系统,它包含了联合的数据库、使USER界面架构和公共工具的实现,它的前身是Psion的EPOC。Symbian系统的分支很多,主要有早期的Symbian S80、Symbian S90、Symbian UIQ,和如今仍在用的Symbian S60 3rd、Symbian S60 5th、Symbian^3、Symbian Anna、Symbian Belle。塞班系统已于2013年1月24日正式谢幕,告别历史舞台。

主要支持:诺基亚,索尼。

vivo NEX 3:都是累赘!细数被手机抛弃的那些按键和接口

手机的寿命大概是三四年,但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平均一到两年换一次手机。影响手机使用寿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手机发展初期,手机的使用寿命普遍较长,质量绝对值得称道。但是后来因为手机市场份额固定,手机厂商发现手机的更新换代周期太慢,达不到增加销量和利润的目的,手机质量开始下降。在智能手机时代,为了实现手机的各种功能,手机的使用寿命变得更加不堪。

国产手机哪个牌子好d

昨晚,vivo NEX 3系列手机正式发布,其特色的无界瀑布屏和Unibody一体成型技术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并达成了彻底干掉音量、电源等实体按键的既定目标。为了便于操作,该产品通过线性马达辅以触控按键还原了类似物理按键的手感。

可以预见,随着vivo NEX 3的上市,无任何按键和开孔(通过无线充电功能替代USB接口)的设计也许就会变成未来高端手机的趋势。

按键由实转虚

你还记得第一款Android手机身上有多少颗物理按键吗?

没错,这款手机身上竟然有5个功能键!

实际上,在Android手机刚刚诞生之际,无论是谷歌还是HTC、三星等手机厂商都不清楚哪些按键是可以取消的,毕竟经历多年功能机时代的洗礼,绝大多数用户都习惯了通过点击拨号和挂断按钮来处理来电。

因此,不仅是HTC,早期Android手机屏幕下方都挤满了各式按键。

随着Android系统的成熟和对APP控制的规范,“三大金刚按键”(返回、主页、最近任务或菜单键)逐渐统一江湖,并延续至今。只是,三大金刚键还经历了从物理按钮→屏幕下边框上的触控按键→屏幕内的虚拟按键(可隐藏)的表现形态,并逐渐被全面屏手势控制功能所取代。

差异化的按键设计

为了提升辨识度、优化操作或实现特殊功能,智能手机也存在额外增加按键的情况。

比如早些年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的实体Home键、一加手机特色的状态切换侧滑键、黑鲨手机可一键进入“Shark Space”空间的 游戏 模式键、vivo X27可一键唤醒Jovi语音助手的智慧按键等等。

那些消逝的接口

早期很多Android手机都标配Micro HDMI或Mini HDMI接口,可直接将画面输出到更大显示设备中。

然而,为了保持身材,HDMI成为了第一个被智能手机抛弃的接口,而一种全新的,集数据和传输功能于一身的MHL接口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我们可以将MHL接口理解为做成Micro USB接口模样的HDMI,它可以同时传输和音频信号,一根线搞定。

可惜,MHL接口存在一定成本,同时还会影响手机充电功能,当无线显示功能成为Android 4.x系统的标配后,即宣告了MHL的“”。

时至今日,主流Android手机都已经换装USB Type-C接口,华为、荣耀和三星旗下的部分高端机的USB Type-C接口还兼容输出,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华为PC模式和Samsung DeX——当系统检测到手机通过USB Type-C传输线与显示设备(如电视)相连后,就能触发第二套类似Windows 10系统风格和操作形式的启动器运行,并将其输出到电视屏幕上。

问题来了,当其他品牌或型号的手机想把画面输出到更大屏幕上时,又该如何操作呢?

手机投屏功能演示

我们都知道,手机屏幕可以投射到智能电视,或是连接着网络盒子的普通电视上。除此之外,笔记本的屏幕(包括内置无线网卡的台式机显示器)也能享受这一待遇,只要手机和电脑处于同一个Wi-Fi环境即可。

以Windows 10系统为例,进入“设置→系统”,可以看到“投影到此电脑”的选项,点击它就能开启投屏功能了。虽然我们是在局域网内操作,但出于安全考虑,笔者还是建议开启“需要PIN才能进行配对”。

以OPPO Reno手机为例,进入 “设置→其他无线连接→多屏互动”,打开多屏互动功能就能搜索出之前开启投影功能的笔记本(当智能电视或电视盒子打开无线显示功能后,也能在这个界面内被搜索到,操作和下面的方法相同),点击它会弹出需要我们输入PIN的对话框。

此时,电脑屏幕的右下角也会弹出手机正在尝试连接的提示,点击它就会进入等待连接界面,将上面的PIN码输入到手机上即可完成投屏操作。

稍等片刻,你的手机画面就会出现在笔记本屏幕上了,此时如果能进入支持横屏显示的应用界面(如 游戏 ),就能将画面填充满整个屏幕。

需要注意的是,笔记本和手机进行投屏连接时,笔记本自身无法操作,接收不到QQ和邮件等提醒消息,只有在手机上关闭多屏互动功能后才能退出。因此,使用上述操作时,请确认在此期间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无开孔手机扮演“终结者”

2019年初,魅族和vivo先后发布了无孔无按键的概念手机,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彻底干掉了所有的开孔、接口和物理按键,手机就是浑然天成的整体。

只是,目前魅族Zero依旧处于概念阶段,而vivo NEX 3却已经将梦想照进显示。接下来,OPPO、华为等品牌也会陆续推出瀑布屏新品,将Unibody一体式设计进行到底。

无孔手机的最大好处就是美观 时尚 ,并显著提升防水等级,只是这种设计会显著提高成本并增加维修难度,即便量产也仅限于顶配手机尝鲜。以vivo NEX 3为例,哪怕是4G版本的售价也高达4998元,距离这种全新设计形态手机的普及,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在感叹 科技 和审美的力量之余,你是否还在怀念那些被手机抛弃的接口和按键呢?

有哪些以前很火,但是现在销声匿迹的数码产品?

4G(全称:the 4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第四代通信系统。简单的说就是支持4G无线传输技术的移动终端(即手机)。

主要的操作系统有:

1、IUNI OS

IUNI OS是IUNI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基于Android开发的ROM,同样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手机中。IUNI OS最早的叫Aurora, 英文里的“极光”一词。负责人刘世超表示,IUNI OS中的OS主要是指“OUR SERVICE”。

2、MIUI

MIUI(米柚)是小米基于Android进行深度定制开发的第三方Android系统ROM。

3、flyme

Flyme

诺基亚(Nokia)

主要支持操作系统: Symbian,Windows Phone,Meego

地区: 芬兰

Main Modes:5230,5800,N79,N95,N86,N81,N96,C7,N8,N9,Lumia 720,Lumia 820,Lumia 920,Lumia 925,Lumia 1020等

三星(Samsung)

主要支持操作系统:Symbian,Tizen,Android(TouchWiz),Bada,Windows Mobile(较少),Windows Phone。

地区:韩国

Main Modes:Galaxy S Ⅱ,Galaxy Note Ⅱ,Galaxy S Ⅲ,Omnia M,i8510,i458,l878等

苹果(Apple)

主要支持操作系统:iOS

地区:美国

Main Modes: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C,iPhone 5S,iPhone 6,

iPhone 6Plus

手机用上无线充电,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Pod了解一下!

作为一代人的听歌神器,iPod Shuffle陪我走过太多岁月了。

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觉得女生都是烦人精,每天啃辣条的时候。我那个从美国回来的舅舅,在我生日的时候送了我一个礼物。我清楚记得那是一个黑色的Walkman,对,不是iPod。这里还没有轮到iPod出场。当年我也是因为用Walkman听歌,才发现原来会唱歌的不止电视和电脑,也发现有个唱歌很好听的眯眯眼男生叫周杰伦。直到有一天,在学校的球场踢球的时候,把书包放在一边,也没有注意看。散场的时候,再打开我的背包,什么周杰伦,林俊杰,艾薇儿,Dr.dre啊都不见了。回家的一路上都很郁闷,一路抹鼻涕,抹回了家。

到家以后发现父母做了一桌子好菜,中间还放了个蛋糕,蛋糕旁边就是这个回答的主角,iPod。我第一台iPod是iPod nano,红色的,4GB大小。可能现在来看4GB什么东西都装不下,但是我当时却觉得这个小东西,怎么体积那么小,容量怎么那么大?要知道我那个体积比它大的U盘才只有512MB的容量,当年的QQ还是几MB的大小。4GB我要拿什么填满?而且当时家里的电脑是没有宽带的,只有去路边那些手机店花钱拷歌曲,50首5元,我记得我拷了20元也没装满。然后就被迫接受了手机店阿叔的歌品,听了一年多的腾格尔和刘欢。我还记得在一次 旅游 的时候,带队老师好奇我在听什么,直接把我耳机扯过去。然后老师的表情和腾格尔的高音一样,戛然而止。然后一脸问号的看着我,怎么才初中的小孩子就听腾格尔。

现在小孩子的灵魂都那么苍老吗?

你要问我说它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可能还是它被取代了,被iPhone,iPad取代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方便,出门也不想再多带一个小物件了,久而久之它就被我遗忘了,被市场遗忘了。虽然现在用iPod的人很少,但是我相信在曾经的使用者的回忆里。

iPod依然鲜活。

看见有个回答说ipod销声匿迹,ipod消失是没错目前来看苹果也没打算重启它,因为它的市场定位不上不下,两头不讨好。

专业的音乐播放器一般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洋砖以索尼艾利和为主,一个是国砖各种品牌都有,因为洋砖们的 历史 比较久品牌效应较为明显,所以产品溢价较高,国砖因为讲究实在,在声音方面下的功夫较多,所以喜欢声音的烧友更喜欢国砖。

普遍认为的中流档次3500-5500就可以买到一个相当优秀的国砖播放器,乐彼L4算是某些方面最突出的一个,因为它是行业里少数几个专门针对随身低阻高敏耳塞优化的播放器,失真很低,16Ω失真为0.00078%,能让音乐的保真度更高,人声不易变味,它也是目前信噪比第一的播放器130dB,很多万元播放器都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我认为ipod消失是必然的,不管是随意听歌的普通人还是讲究音质的烧友都看不上它

gameboy

这个可以算一个。

不过说它以前很流行也不能说,因为这是零几年的东西了。在那个时候,这个东西竟然要卖几百块,彩色的差不多四位数,不是大部分孩子都不能承受。

但是确实很多地方的人都玩它,那个时候,这东西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的标配。我们这种家境一般般的,真的无法去玩这个。

就是下课时候看别人玩玩这个,自己也不敢摸,怕是弄坏了,自己赔不起。它确实也足够吸引小孩子。有好朋友买来一台,大家轮流玩会儿,就还给他,但是依然高兴得不得了。

不过随着电脑 游戏 、手机 游戏 的流行,这玩儿也慢慢灭绝。高端一点的玩家还有switch等等专门的 游戏 机

MP3

MP3的价格相对低廉一点,在以前的年代,很多学生都买来”听英语“。虽然会后来慢慢从听音乐变成了听音乐。但是大家还是很喜欢买一台MP3来缓解一下学习的压力。

现在,智能手机基本上都能听歌饿,大家就懒得去带MP3了,渐渐地MP3就不流行了。现在玩MP3的,大多数都是音乐的发烧友。他们的MP3和耳机都非常昂贵。

MP4

手机取代了MP3,功能多一点的MP4也不能幸免。因为手机影音 功能实在太强大,并没有必要多带一部MP4了。

同时,iPad的出现,也是进一步代替了iPad的地位,现在大家要么就是玩手机,要么就是pad,基本上没有了MP4的生存空间了。

老马视图回答你。

不说寻呼用的bb机了。

2001年3月,因公赴深圳出差,闲时逛华强广场。在柜台上看到了一个小东西,形似打火机大小,十分喜爱。一问价格2000余元。8M的mp3。

大约是2003年,终于拥有了自己第一台mp3,1000余元。

现在是2018年,单一的mp3已经销声匿迹。它的全部功能已经变为智能手机的一小部分。

95年用爱华磁带机,第一次发现还有口香糖电池,年索尼cd机,感觉音质跟磁带机差了不止一点点,99年入手索尼20周年版音质目前为止便携机最好的,2000年用md开始自己diy歌曲,03年松下艾利和mp3音质感觉也不错,05年ipod音质不敢恭维,08年元旦开始iphone到现在。感觉随身听伴随了自己的儿时,感谢那个年代有那么多经典的歌曲

大家好,我是亓纪。作为 80后生人,亓纪经历了很多智能手机导致很多数码产品销声匿迹的事情,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随身听

大学时代买过一个小霸王的MP4,毕业后为了方面听歌淘了一个SanDisk的mp3。这些用来听歌和看的设备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都是智能手机惹的祸。

数码相机

当年喜欢拍照的媳妇坚持要买一台数码相机,买回来以后兴致勃勃的用了不到一年现在就躺在家抽屉里吃灰。好久没有再用了, 旅游 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手机拍照,有一次还拿了iPad,数码相机已经被遗忘在角落了。

收音机

亓纪至今还记得晚上躺被窝里拿一个收音机听广播的情景,那一首山路十八弯一直在亓纪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记。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收音机的用途越来越少。除了 汽车 上自带的收音机以外,单独听的收音机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功能手机

触屏刚刚到来的时候,亓纪是抗拒的。盲发和手感方面键盘手机完爆触屏手机,亓纪一直认为触屏手机没有获胜的几率,可惜时间告诉了我们答案。按键功能手机的时代已经被终结。

当然,还有其他数码产品,比如录音机,磁带,导航仪等等。

以上都是亓纪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

该怎么说呢,以前梦寐以求一台DVD,在06年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迷的不行,天天去租碟子看,很多**都是碟片看完才了解的,现在好像慢慢的都退出了市场了,大家有**都是网络上看了

答:对于以前很火,但是现在销声匿迹的数码产品:

1、Walkman

2、SONY手机

3、iPod

4、iPod mini,iPod Video,iPod Nano,iPod Touch,iPod Shuffle.

在我看来,应该是音乐播放器。

Waikman,iPod,以及众多的MP3、MP4,曾经都各领风骚一段时间,现在除了一些发烧友级别的音乐播放器,已经没有人再回去买原来属于大众电子产品的播放器了。它们当年有多火?下面我们来好好聊聊!

18年,索尼的工程师创造出了一款小巧的,轻便的音乐播放器原型产品,一年后,Walkman在日本横空出世,在头三个月里就卖出了3000台。在之后的十多年里,Walkman在市场上一枝独秀。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日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6%,你以为Walkman卖得火是因为便宜?不,它的售价要比竞品贵20%。

1998年,韩国的世韩集团发明了第一款便携性数字音频播放器MPMan,第一年就在全球范围内卖了5000台。在2001年iPod问世的时候,当时全美市面上流通着50款不通的音乐播放器。这跟今天的手机市场极为相似!

iPod的问世对于Walkman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Walkman是播放卡带或者光盘,体积大,曲库少。而iPod不一样,它是真的可以放在口袋里,用乔布斯的话说,能放得下1000首歌,续航强劲。iPod对于Walkman来说,无益于降维打击。之后iPod热销,产品线不断扩张,iPod mini,iPod Video,iPod Nano,iPod Touch,iPod Shuffle......Walkman已经成为了古董的代名词!

对于国内用户来说,MP3这个词可能更熟悉一些。艾利和,魅族,OPPO都是大家比较的MP3品牌。

原本手机与音乐播放器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自从世界上第一款有MP3功能的手机问世之后,音乐播放器就被归入到了手机的子集。如果我购买一部手机既有通话功能又能听歌,那我为什么要买一个MP3?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乔布斯想把iPod塞进到手机里,与摩托罗拉合作退出了摩托罗拉Rokr,但是Rokr的体验非常糟糕,苹果决定自己来,为后来iPhone的问世埋了伏笔。

2007年之后,尽管iPod的销量继续攀升,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消灭播放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一名叫黄章的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08年,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黄章创立的魅族开始决定转型做手机!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在iPhone的衬托下,曾经击败群雄的iPod显得如此落寞,现今,独苗iPod Touch已经沦为苹果APPLE Music的入口。

话说,你曾经拥有过哪些音乐播放器呢?

90年代,老爸有幸出国考察,回来以后去免税店买了一个索尼的Discman和索尼的walkman,然后就被到当作宝贝一样放着,我记得老爸第一次把这两样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的时候真的是小心翼翼,尤其是那个walkman,当时市面上随身听本来就少,我爸的那个带正反面自动播放功能,A面听完了不用把磁带拿出来,它会自动切换到B面,有一次我软磨硬泡了好久,老爸才同意给我带着去秋游的时候听。后来给随身听比较普及了,老爸就买了一个给我上学放学路上听,当然没他的那个好。往腰带上一扣,边走边听,别提多拉风了

不久前,消息人士Komiya放出了包括iPhone 12、Apple Watch、AirTag在内的苹果秋季线上发布会的产品名单,其中可能最引人注目的是,苹果将在发布会上推出跳票已久的AirPower无线充电枕。国内这边,2020年的手机无线充电市场,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从OPPO Ace2搭载的全球第一款商用40W无线快充,到小米10 Pro +的50W无线快充,手机无线充电的春天要来了?

01 相继倒下的先驱们

提起无线充电,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三星手机。的确,三星是最先广泛使用无线充电的手机品牌,从三星S6开始,后面几乎每一代三星中高端手机都搭载了无线充电。不过2015年发布的S6却不是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部“神机”顺便用上了这个功能。

这部手机就是2009年Palm(奔迈)发布的Palm Pre。像现在我们早已熟悉的卡片式任务后台、全面屏手势交互等都是其机载系统webOS玩剩下的;发光小圆点、无线充电,正反数据线等划时代的硬件一应俱全,还有专门的磁吸式Palm Touchstone无线充电器,充电功率5W,怪不得雷军直呼神奇。但Palm在第二年就被惠普收购,之后推出的几款产品反响平平,最后逐渐淹没在iOS和Andriod的潮流中。

另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就是诺基亚2012年发布的Lumia 920。Palm Pre一样,Lumia 920也搭载了不少先锋技术:业界第一款在相机中加入光学防抖组件的手机,第二款支持Qi标准无线充电的手机(第一款是夏普SH-13C),将无线充电带进大众视野......随着Windows Phone生态的断代,诺基亚手机业务也走向了终结。

除了这两个外国品牌外,国内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是2017年发布的金立M7 Plus,还是14W无线快充。令人可惜的是,金立发布这款手机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淡出了手机市场,最终破产。

02 难产多年的AirPower

从技术 探索 到尝试快充,无线充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先驱们前赴后继的“献身”。第一个吃无线充电这个螃蟹的手机厂商半路祭天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当然只是一个小概率,和技术无关。不过这也从一方面暗示,无线充电这条路不好走。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在新技术的跟进上相对比较偏向保守。2015年发售的Apple Watch是第一款支持无线充电苹果设备。无线充电在Apple Watch上应用了三代之后,一直到2017年的iPhone X/iPhone 8才支持Qi 1.1标准的7.5W无线充电。也是在这一年,苹果提出了AirPower充电枕的概念。

AirPower最大亮点就是可以任意摆放充电设备的位置,能让用户同时为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等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为了实现“多款设备随意放置”,苹果史无前例的在AirPower中内置了重重叠叠一共22的组感应线圈。但是由于线圈之间相互干扰,导致设备发热。过热问题也让AirPower在18、19年连续跳票,直到今年秋季的苹果发布会,我们才有机会和它见面。

03 功率为王的国产无线充电

不管是发挥稳定的三星,还是注重体验的苹果,多年来手机无线充电的功率都没有超过15W,苹果更是死守7.5W的温饱线,高功率意味着难以控制的发热问题和更高的专利池费用。但是国产手机厂商并不这么认为,2017年第一款国产无线充电手机金立M7 Plus,就将功率干到了14W,从此越快越好这个概念,就彻底在国产厂商的心中扎下了根。

和目前顶天15W的Qi标准无线快充相比,国产无线快充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乎每一家厂商都能拿出一套自家的私有无线充电协议。华为的Wireless SuperCharge、小米的无线疾速闪充、魅族的Super Wireless mCharge、OPPO的AIRVOOC、一加的Warp无线闪充。功率最低从27W,最高到小米10 Pro+的50W,就连一直在观望的VIVO在APEX 2020上都秀了一把60W的无线充电。

国产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能够在堆功率这条路上一路狂奔,还是要得益于电荷泵技术的应用。目前快充常见方案的有高压低流、低压大电流这两种方案来提高充电功率,电荷泵技术可以实现既能高电压又能大电流,原理是利用电容作为储能原件,进行电压转变。小米9就是利用这个有线快充技术将无线充电功率提升到了20W,并且电荷泵技术并不改变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原理,所以同时也能支持Qi无线快充标准。

04 比有线充电多耗费47%的电量

无线充电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实现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四种方式: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不过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目前所有手机无线充电技术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式的。

一旦涉及到无线充电,都避不开转化效率的问题。基于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理论充电效率达到了80%。但这只是理论效率,实际情况肯定是要打折扣的。根据网上测试的数据,在220 AC V 电情况下,开启30W无线VOOC闪充,其充电端输出功率高达42.62W,比80%的转换效率低不少。这就带来了一个耗电问题。

根据OneZero和iFixit团队的最新估算,无线充电方式的功率要比有线充电方式低很多。在对Pixel 4的无线和有线充电进行多次对比后发现,平均无线充电比有线充电多使用了47%的电量。用有线方式将手机完全充满电,平均需要14.26 Wh;而无线充电器平均需要21.01 Wh。这点电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平摊到未来多设备、多终端都以无线作为主力充电方式话,耗电量就非常可观了。

05 无线充电,只有手机哪够

根据IHS数据,预计到2020年,无线充电接收端出货量将突破10亿件,发射端在2021年也将达约5亿件的规模。预计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这10亿件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当然大部分都不是手机,其中还是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小型IoT设备,新能源 汽车 和其他电子消费产品为主。

就手机来说,无线充电这种东西的主要应用场景从来都不是从最低电量充到满,而是“随时保持电量充足”。办公时偶尔拿起手机打接电话,下班时也不用担心手机电量;睡觉前把手机一放就能安心进入梦乡。总结起来,手机无线充电有三个优势:一是利用碎片化时间保持设备电量充足,二是保护“菊花”,三是没有线材束缚,随拿随走。

所以不管手机无线充电功率多高,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鸡肋功能。而且一般无线充电功能都只搭载在旗舰机型上面,能覆盖的用户就更少了。

06 无线反向充电和NFC充电未来可期

和手机相反的是,目前可穿戴设备无线充电的需求却很旺盛,智能手表和TWS耳机充电盒基本都标配了无线充电功能。这类产品大多电池容量有限,对充电功率没有这么敏感,甚至利用NFC充电都能满足。现在的安卓手机也基本支持无线反向充电,小米10 Pro+达到了10W的反向充电功率,给TWS耳机盒子和其他小型IoT设备冲个电轻轻松松,还能顺便给苹果来个无线“快充”。

与其大搞大功率的私有无线充电标准,我认为NFC充电标准的推出,对整个无线充电生态的意义更大。五月份推出的NFC充电标准,使用 13.56 MHz 基本频率,支持250、500、750和1000毫瓦四种功率传输等级。区区1W的功率微不足道,却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NFC充电标准非常适合电池容量不大的小型IoT设备,不需要额外增加线圈和电路就能实现无线充电,降低了成本,也能让设备体积做的更小;对于手机来说,NFC充电标准也能让无线充电功能下探到千元级,目前搭载了NFC功能的手机,普及意义非常大,也让无线反向充电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容易。无线反向充电和NFC充电的组合应该可以加快无线充电的普及速度。无线生活,未来可期。

话说,你的手机用上无线充电了吗?